威海中间品外贸整体向好 存在问题仍需关注 |
||||
|
||||
在2023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关于“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具体部署中,要求“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要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拓展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出口”,首次提出“拓展中间品贸易”。中间品,是指用于生产其他商品和服务的产品,比如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零部件等。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深挖中间品贸易潜力、扩大贸易规模,将加快中国走向贸易强国的步伐。为了解威海中间品外贸企业经营情况、困难问题及意见诉求,市统计局调研部分企业,具体情况整理如下: 一、经营情况 本次调研十余家外贸中间品企业,涉及的产品包括散热器、塑料原料及制品、电子元器件、光学玻璃制品、纺织品原料、轮胎等产品。经调研了解,多数企业经营状况良好,订单较为稳定。某散热系统公司,企业致力于散热器的研发、生产、销售,产品90%以上销往美国、欧洲、韩国、印度等国家。公司拥有可靠的数字化生产线及信息化管理工具,是目前全球汽车后市场热交换器领域制造企业之一,2023年1-12月出口额2.7亿,2024年在手订单已有半年的存量,预计出口情况较为稳定。某塑胶科技公司主要产品塑料原料、塑料制品、模具及模具配件,拥有模具、塑胶、冲压、装配四大工厂,目前已与惠普、捷普、通用汽车、美的、澳柯玛等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企业目前最主要客户是富士康,占企业总订单的80%,24年富士康订单比23年有所增长,预计今年企业营收会增加2000万左后。某贸易有限公司主要向泰国出口生产轮胎的原材料,一季度共实现商品销售额5491万元,同比增长174.8%,将近翻了两番。某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主要业务为向中东和非洲出口轮胎,因疫情放开后企业参展增加,今年参加了广交会等多个展会,并且派业务员出国跑业务,今年一季度出口情况较好,销售额同比增速30%。某进出口有限公司主营轮胎出口,目前经营情况良好,出口订单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一季度销售额增长5.7%。 二、面临问题 一是订单需求有所减弱。某电子有限公司反映,从去年开始,合作方韩国裕罗作为韩国现代汽车的配套供应商就进行战略性调整,将订单大幅向东南亚国家转移,预计2024年全年订单较去年下降约30%。某纺织外贸公司主要从事针织原料、服装出口,销往日本、韩国等国家,由于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劳动力低廉影响,该公司订单较之前减少较多,一季度销售额下降20.5%,目前主要以原料出口为主,竞争力较弱。 二是原材料成本上涨。有公司表示春节以来,原材料价格集体走高,包括天然橡胶、丁二烯、炭黑和橡胶助剂等,部分产品价格的涨幅超过10%。某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反映国际物流成本高且运输时间长,受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影响大,今年以来企业出口航线及备选航线涨价,海运费约翻三番,中东从1000美金的海运费飙升到了3000左右,非洲从2000美金涨到了七八千美金,并且现在海运保险不给保战争险,导致客户进口货物的风险增加,海运费涨价,客户的进口成本也大幅上升,导致部分客户流失。 三是拓展市场困难。某电子公司主要是向韩国出口电子元器件、连接器等电子类零部件。企业经营规模较小,主要靠多年来积攒的客户,与客户关系较为稳定,客户需求也较为稳定,所以订单量不会有大幅度增加。企业表示,开拓国外市场比较困难,因为市场需求基本已经饱和,大部分客户都有固定的供应商,不会随意更换。某塑胶科技公司的主要问题也在于客户单一,其他公司订单较少,如果富士康物量减少,公司整体收入会立马减少。 四是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外商在华投资更为谨慎。受俄乌冲突、中美关系摩擦等国际因素影响,跨国公司普遍搁置或放缓在华拓展投资扩大规模计划。比如,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光学玻璃板材、光学玻璃毛坯、光学玻璃压型品等产品的生产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高端数码相机及高清监控系统,因其极强的稳定性与耐久性,深受海康威视、佳能、尼康、松下等大品牌的青睐,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光学玻璃生产基地。截至2022年,公司未分配利润累计超5亿元。该公司表示有膨胀建设的需求,但基于对国际关系顾虑,其总部对工厂利润再投资、扩大固定资产投资相关事宜持极为谨慎态度,迟迟不做决定。 五是融资难度大。企业融资主要依赖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但银行对企业放贷要求较高,往往需要第三方担保或抵押,且程序复杂,因此资金对于企业发展有所限制。某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反映政府的扶持资金平台对于2000万-1亿的外贸企业,特别是国家鼓励的出口产品,稳定业务增长性前景较好的企业给予长期融资支持,中小外贸企业融资困境仍然存在。 三、意见建议 (一)持续推进相关惠企政策落实。一是建立健全服务配套体系,提供系统性惠企政策,为稳外贸提供更有力的支撑,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二是企业希望得到更多关于金融、保险、财税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帮助外贸企业降成本、保市场、保订单。 (二)提升外贸企业服务水平。引导企业多渠道开拓国际市场,积极组织威海外贸企业开拓境外市场,对参加境外展会的重点外贸企业给予支持,帮助企业提高自主品牌知名度与影响力。引导金融机构为中小外贸企业提供进出口结算的融资金融工具,指导企业采用对冲金融工具消减汇率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加强行业协会建设,为企业提供专业的产品市场信息和汇兑风险提示。引导企业成立原材料采购联盟,增强在价格谈判中的议价能力,鼓励金融机构为中小型外贸企业提供期货金融工具来对冲原材料价格变动的影响。继续提高港口物流、通关运行的效率,尽力降低企业在报关、抽检中的时间成本。 (三)推动企业加快转型升级。鼓励传统劳密型外贸企业运用数字技术、低碳技术改造升级生产工艺,降低碳排放,适应柔性制造模式和快反消费模式。加快推进品牌自主孵化和外延并购,助推企业从产品出海转向品牌出海,提升核心竞争力。抓住中韩整车运输启动机遇,加大宣传招商力度。引导传统外贸企业、生产企业扩大跨境电商业务,发掘新增长点。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