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统计数据>统计分析
2022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发布日期: 2022-07-29 18:12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威海市统计局 字号:[ ]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出台一系列纾困解难,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努力克服疫情冲击影响,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质量效益稳步改善。

根据市级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为1630.42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76.94亿元,同比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为704.01亿元,同比增长3.0%;第三产业增加值为849.47亿元,同比增长3.4%。

一、农业生产稳定向好,渔业产量保持增长

上半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128.85亿元,同比增长6.2%。蔬菜及食用菌产能持续恢复。上半年,全市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11.4万亩,较去年同期增长1.8%,产量37.2万吨,增长3.4%。渔业产量保持增长。上半年,全市水产品产量(不含远洋捕捞)111.9万吨,同比增长8.2%。其中,海洋捕捞17.6万吨,增长1.3%;海水养殖93.4万吨,增长9.7%;淡水养殖0.9万吨,增长0.7%。

二、工业生产企稳回升,高技术制造业贡献突出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连续3个月稳步提升,6月份当月增速达到11.7%。累计增加值排名前十位的重点行业中有6个行业实现了正增长,5个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65.5%,纺织服装、服饰业增长28.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24.9%,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9.4%,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2.5%。高技术制造业贡献突出。上半年,全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快于规模以上工业5.1个百分点,占全部规上工业的比重为42.5%,增长贡献率达到84.4%。

三、服务业持续恢复,新兴行业表现活跃

1-5月份,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1.15亿元,同比增长16.7%。分行业看,十个行业门类,有7个行业实现正增长。新兴行业发展较好。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34.7%,高于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18.0个百分点;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26.1%,高于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9.4个百分点;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22.7%,高于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6.0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新动能投资增势较好

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5%,工业投资增长15.5%,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42.5%,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9个百分点。新动能投资增势较好。上半年,全市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1.1%,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8.2%,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3个百分点;全市“四新”经济投资增长6.5%,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9.9%,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8个百分点。

五、消费价格温和上涨,消费八大项“五涨一平二降”

上半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3%,总体处于合理区间。其中,食品价格下降1.5%,非食品价格上涨2.0%;消费品价格上涨2.4%,服务价格下降0.4%。居民消费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中,食品烟酒价格下降0.1%,衣着价格上涨1.6%,居住价格下降0.7%,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持平,交通和通信价格上涨7.0%,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0.6%,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8%,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3.5%。

六、外贸进出口增长较快,贸易结构持续优化

上半年,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1019.6亿元,同比增长11.8%。其中,出口774.3亿元,增长21.4%;进口245.3亿元,下降10.4%。从外贸市场看,对韩国进出口297.2亿元,增长6.8%;对东盟、欧盟、日本分别增长55.5%、2%、4.8%;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270.8亿元,增长36.5%。RCEP潜力持续释放。对RCEP签署国进出口561.1亿元,同比增长14.9%。民营企业进出口665.7亿元,增长14.6%,占全市进出口的比重达到65.3%。

七、金融市场发展良好,普惠金融服务不断深化

6月末,全市本外币存款余额5681.1亿元,较年初增加435.1亿元,较年初增长8.3%;本外币贷款余额4426.8亿元,较年初增加378.5亿元,较年初增长9.3%。6月末,不良贷款余额35.4亿元,排全省第2低位;不良贷款率0.8%,排全省第3低位。普惠小微贷款资源倾斜力度持续加大。6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556.5亿元,比年初增加78.6亿元,增长16.4%,较全部贷款高7.1个百分点。

八、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

上半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93万人,同比增长17.0%;新增城镇登记失业7870人,同比下降38%,全市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上半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084元,同比增长3.9%。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131元,增长3.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98元,增长4.4%。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1.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达到1.76,较上年缩小0.02,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

总的来看,上半年,全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高效,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稳定运行,主要经济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下阶段,全市上下要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六稳”“六保”任务,确保全市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效,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