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统计数据>统计分析
小微企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威海市第四次经济普查成果解读之二
发布日期: 2020-05-18 15:34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威海市统计局 字号:[ ]

威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小微企业发展,在财税金融、营商环境、公共服务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积极成效。全市第四次经济普查结果显示,2013年三经普至2018年四经普,我市小微企业营商环境不断改善,总量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分布更趋合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

一、小微企业发展迅速,成为吸纳社会就业主体

总量规模不断扩大。2018年末,我市共有小微企业法人单位[1]52941家,比2013年末增加30618家,增长137%。占全部规模企业法人单位[2](以下简称全部企业)的98.4%。其中,小型企业9075家,占比16.9%;微型企业43866家,占比81.5%。

吸纳就业作用明显。2018年末,小微企业吸纳就业人员601041人,占全部企业就业人员的比重为62.1%。

二、营商环境不断改善,私营企业潜力不断激发

私营企业快速发展。2018年末,我市小微私营企业有45687家,比2013年末增加29313家,增长179.0%,占全部企业的84.9%,其中,私营有限责任公司40869家,占全部企业的75.9%,比2013年末增加了32033家,增长362.5%,远远超出全部小微企业法人单位同期增速。

内资企业占比有所提升。2018年末,我市小微企业中,内资企业52025家,比2013年末增加了30707家,占全部企业的96.7%,比2013年增长144.0%。

三、区市经济协同发展,发展新格局显现

各区市发展提速明显,其中增速较快的有;2018年末,高区小微企业8383家,增加5769家,增长220.7%。荣成市2018年小微企业12355家,比2013年增加8139家,增长193.1%;经区小微企业7349家,比2013年末增加4277家,增长139.2%;环翠区小微企业9495家,比2013年末增加5327家,增长127.8 %。

四、信息技术类产业持续发展,产业分布更趋合理

信息技术相关产业占比提升明显。2018年末,在我市全部小微企业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1524家,比2013年末增加1219家,增长399.7%,占比为2.9%;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2903家,比 2013年末增加2208家,增长317.7%,占比5.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也有较明显发展,2018年末,我市全部小微企业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5093家,比2013年末增加3684家,增长261.5%,占比9.6%。

制造业企业占比有所回落。2018年末,在我市全部小微企业中有制造业企业11493家,比2013年末增加3748家,增长48.4%,占比为21.7%,比2013年末下降了13个百分点。

五、微型企业增速迅猛,发展空间较大

微型企业增速迅猛。2018年末,我市共有微型企业43866家,比2013年末增加29933家,增长214.8%,是2013年末的3.1倍,占全部企业的比重为81.5%。

注:

[1]小微企业法人单位指的是在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中机构类型为企业,且单位规模登记为小型和微型的法人单位。单位规模根据《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2017)》的规定计算,根据办法的适用范围,在统计单位规模时,不含以下行业的单位:铁路运输业,金融业,房地产租赁经营,教育,卫生,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

[2]全部规模企业法人单位指大型、中型、小型和微型的企业法人单位,下同。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