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统计数据>统计分析
2019年一季度威海市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增长
发布日期: 2019-04-26 10:25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威海市统计局 字号:[ ]

今年以来,威海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农村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从我市农村实际情况出发,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焦“三农”重点,狠抓工作落实,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一季度,全市实现农林牧渔及农林牧渔业服务业总产值38.37亿元,按可比价同比增长2.9%,农业农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的发展态势。

一、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增长

一季度,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稳中向好,经济总量稳定增长。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3.4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2.8%,较去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农业增加值2.63亿元,下降4.0%;林业增加值0.08亿元,增长3.9%;牧业增加值4.61亿元,增长1.3%;渔业增加值15.15亿元,增长3.9%;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0.92亿元,增长10.0%。

二、农业生产开局良好

(一)小麦长势较好。由于小麦冬前管理措施到位,越冬期间墒情总体适宜,气温高,光照足,积温多,带绿越冬面积大,基本实现了安全越冬。开春后,随着气温回升,小麦起身正常,苗情发展较好。据农业部门统计,全市冬小麦面积76.7万亩,比上年略有减少,苗情状况好于上年,一类苗面积33.7万亩,二类苗面积33.5万亩,三类苗面积8.6万亩,一二类苗面积占总面积的87.6%,比去年增加了2.5万亩。为今年小麦生产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蔬菜生产稳定增长。随着蔬菜价格的一路攀升,蔬菜生产收益也不断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菜农生产积极性,蔬菜生产投入和管理措施都比较到位。再加上去冬今春威海气温偏高,光照充足,比较适合蔬菜生长,因此蔬菜单产增长显著。据统计,一季度,全市蔬菜播种面积为2.95万亩,同比下降1%;单产为3306.1公斤/亩,增长6.1%;总产量为9.76万吨,增长5%。

(三)春播面积减少,种植意向保持稳定。从种植结构来看,威海春播作物主要为春玉米和花生。据种植意向调查显示,全市预计春播玉米15.7万亩,比去年同期减少13.2%;花生68.48万亩,比去年同期减少17.8%。

三、畜牧业生产规模有所下降

近几年,威海市根据国务院《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等文件规定,按照“减量化、规模化、生态化、无害化”的原则,对全市范围内的所有畜禽养殖场进行整治,处在限养区和禁养区的没有环保手续、养殖设施不达标、污染比较严重的养殖场纷纷关闭或拆除,致使主要畜禽的存出栏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据统计,一季度全市肉类总产量为48904吨,同比下降1.9%;禽蛋总产量为41892吨,下降2.4%;奶类总产量为9876吨,下降32.7%;全市生猪存栏66.44万头,增长5.7%,出栏33.00万头,增长0.2%;牛存栏2.09万头,下降31.8%,出栏0.54万头,下降23.6%;羊存栏6.58万只,下降18.6%,出栏2.08万只,下降18.5%;家禽存栏2243.61万只,下降5.2%,出栏1631.46万只,同比增长7.4%。

(一)非洲猪瘟防控有力,生猪生产逐步回暖。通过对生猪规模养殖户及农贸市场调查显示,威海市非洲猪瘟疫情防控有力,没有引起人们恐慌。但疫情导致生猪产能下降、养殖户避险情绪渐浓、市民猪肉消费意愿减弱等现象值得关注。2018年生猪市场“非洲猪瘟”风声鹤唳,生猪价格持续走低,大多养殖户选择关停养殖场,剩下的养殖户也尽量缩减母猪存栏量苦苦支撑。临近春节,生猪价格出现小幅回升,生猪收购价格达到5.7元/斤, 3月5日生猪的收购价格达到6.5元/斤。从3月7日起生猪收购价格出现大幅度上涨,平均收购价格8元/斤,涨幅达23.1%,猪肉价格也随之涨到26元/公斤,增长30%。生猪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一是3月8日国家启动实施冻猪肉收储,本次生猪价格上涨,收储政策对猪价刺激拉动影响十分明显。二是受环保整治影响,生猪产能减退较大,生猪存栏下降,繁育母猪减少,待出栏肥猪不足,生猪后市供应有所下降也是生猪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二)牛、羊存出栏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近几年环保督查对散养户及小规模养殖户冲击较大,不符合规定的养殖户纷纷关闭。二是奶牛养殖中的鲜奶加工、保存都需要昂贵的先进设备,更新设备对散养户和小规模养殖户来说,费用太高,无能力承担,从而导致奶牛散养户和小规模养殖户被淘汰。有的则改养近年价格不断升高的菜牛。三是威海地区牛羊养殖成本大大高于草原等牧区,而且当地市民饮食习惯对牛羊肉也不太感冒,这也是导致牛羊消费市场疲软,存出栏下降的原因之一。

四、 渔业生产发展平稳

今年以来,威海市牢牢把握经略海洋深刻要义,紧紧抓牢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特别是在近海渔业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加快解放思想,转变思路,狠抓海水养殖和远洋捕捞项目落实,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现代渔业生产体系不断完善。养殖结构不断优化,养殖效益显著提高。养殖品种由上个世纪以海带为主的藻类、南美白对虾养殖为主逐渐过渡到以海参、鲍鱼为主的海珍品养殖。据渔业部门统计数据显示: 1-3月份,全市水产品总产量达到,51.6万吨,同比下降0.5%,其中海洋捕捞21.6万吨,同比下降0.8%;海水养殖29.5万吨,同比下降0.13%;淡水产品0.5万吨,同比下降2.97%。总体来说,渔业生产发展相对平稳。

五、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美好新农村,是当前“三农”工作的重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前提。通过调查,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主要面临如下问题:

(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大部分农民仍过分依赖于传统种植业和畜牧业,产业结构单一,参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意愿不强;大部分农民习惯于大面积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高附加值经济作物种植少,农业种植结构品种单一,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合作组织有名无实,农业生产的组织化、集约化程度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农村二三产业分布发展不均衡。

(二)农资价格涨幅过快,农民的收益比例下降。近些年,农副产品价格波动较大,尤其是肉、蛋、禽的价格很不稳定,使很多养殖户没致富反致贫,养殖风险的加剧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种子、农药、化肥、燃油、农业机械等基本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且涨幅较大,如肥料方面,尿素零售价格达到2200元/吨,同比增长12.8%;硫酸钾3600元/吨,同比增长12.5%;普通复合肥售价为3600元/吨,同比增长9.1%。但粮食收购价格却持续走低,并出现卖粮难现象,无形中增加了农民种植的投入成本,加大了投资风险,收益比例明显下降,出现舍不得投入,不敢投入的现象,严重挫伤了农民种地积极性。

(三)农村实用人才短缺,引领示范作用不强。广大农村普遍缺乏能够带领农民发家致富的种植养殖能手、农产品深加工、农村能工巧匠、农村经纪人、农民科技带头人等能力素质强,具有无私奉献精神,能够主动将技术本领、致富经验、现代科技信息带给周围农民的农村现代实用人才。而熟悉了解农村生活的能人却不能很好地发挥引领和辐射带头作用,通过发展规模化经营或合作经济带领农民共同发展农村经济。

六、意见建议

面对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要求,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快培育农村新兴产业,通过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一是加快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现代渔业、特色精致农业、乡村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提高粮食、蔬菜、畜禽产品等保障能力,提升农业供给体系的整体质量和效益,构建现代化农村产业。依据农村现有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其他比较优势,确定自己的主导产业,形成能够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并符合市场需要的产业结构,探索以威海特色农业为主的产业发展新路径,把特色产业做成带动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二是推动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能享受到现代农业种养加贸等产业链条的各个层次的收益,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三是设计和安排更多更好的强农惠农政策,给予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户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补贴资金,特别是对贫困村给予更多的支持,帮助农民发展现代农业。

(二)加强农村经济监管调控,保证农民能持续增产增收 。强化价格监督,稳定农资价格,通过多种方式减少农资从企业到农户的中间环节,降低农资成本,保证农民收益。建立价格监控体系,监管农资市场价格走势,严查严处哄抬价格行为。加强对农资质量的监管,严把准入关,加大对假冒伪劣的打击和惩处力度,保护农民的利益。要严格落实好国家的惠农补贴政策,保证政策到位,资金到位,推动新的补贴和资金扶持政策向农业结构优化调整方向倾斜。完善金融惠农政策,发展互助性、商业性农业保险,提高风险保障范围和保障水平,降低农民的收益风险。

(三)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助推农民致富和农村发展 。要充分重视农村实用人才对发展农村经济的辐射带头作用,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是提高农村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转移、推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要加大培训力度,广开培养渠道,加大政策扶持,努力培养出一大批能够长期活跃在农村一线,在种植、养植、农副产品精细加工、农副产品流通、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有一技之长的技术能手和经济能人,鼓励和创造条件让这些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奉献的农村复合型实用人才在农村经济发展实践中充分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带领广大农民发家致富,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突出项目带动,推进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一是抓好品牌建设。坚持质量兴农、品牌兴农,立足资源优势、区域特色,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村产业深度融合,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打造国内知名的以安全、优质为特色的品牌产业,围绕农业种植、养殖、加工和流通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挖掘威海市农业资源、产业基础、生态环境等优势,突出对品牌产业的培育和宣传。二是积极培育农业主体。鼓励发展、大力扶持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建立产业链延伸型发展模式,农业龙头企业以农产品加工为中心向前向后延伸。向前延伸企业建有自己的原料生产基地,并将种子、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供应与农业生产链接起来;向后延伸是将农产品加工与储藏、物流和销售链接起来,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企业和农户农民在二、三产业融合中实现共赢。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