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统计数据>统计分析
威海:撸起袖子 迈开步子 走稳走好高质量发展路子
发布日期: 2019-03-28 10:03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威海市统计局 字号:[ ]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在这个春花怒放生机盎然的季节,全市上下撸起袖子加油干、迈开步子奔向前的干劲空前高涨。围绕着两会擘画的宏伟蓝图,围绕着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广大干部群众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担当作为、狠抓落实,稳扎稳打、善做善成,实现了经济平稳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后劲越来越充足,信心越来越坚定,成效越来越显著。

一、经济运行开局良好

(一)工业发展稳中有新

1-2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5.7%,高出全省平均水平5.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营业收入增长3.4%,利润增长9.7%,分别比上年全年提高3.3和2.9个百分点,经营状况有所改善。

工业运行的“稳”,主要体现在发展的态势稳、韧性强,具有较强的抗压应变能力。一定程度上讲,目前全市工业发展的外部大环境充满挑战,1-2月份全国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3%,比上年全年回落0.4个百分点,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2%,比上年全年下降5.0个百分点,而且分化趋势较为明显。在这种形势下,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虽出现下滑,但仅比上年全年回落0.3个百分点,表现出较强的内在稳定性。此外,1-2月份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亏损额下降2.6%,产品销售率处于101.3%的较高水平,增加值实现增长的行业数量比上年全年有所增加,都表现出全市工业发展稳步向好的势头仍在持续。

工业发展的“新”,主要体现在增长的动力新、后劲足,新旧动能转换效果逐步显现。比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现代优势产业集群加速壮大,1-2月份全市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7%,高出规上工业平均水平3.0个百分点;医药制造、通用设备制造、电子器件制造等行业营业收入分别实现17.0%、21.7%和14.6%的高速增长。比如,具有突破引领性的产业项目正稳步实施。截至2月底,145项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已有132项开工建设,实际完成投资15.83亿元,激光打印及高端智能模块产业化项目、威高生物科技产业园项目、高性能乘用车胎转型升级等项目推进顺利,蓄积了强大的发展新动能。

(二)内部需求平稳增长

受流动性合理充裕、节日效应、消费和营商环境不断改善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1-2月份,全市需求保持平稳适度水平,供求关系不断调整趋优,为全市经济向好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

一方面,投资实现适度合理增长,结构不断优化。1-2月份,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5%,高出全省平均水平5.1个百分点。投资结构持续改善,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40.5%,扭转了上年负增长态势;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4.6%,较上年全年提高7.1个百分点,尤其是现代服务业投资快速增长,信息技术服务、科研技术服务、租赁商务服务等行业分别增长53.3%、30.2%和41.2%,厚积了服务业转型发展的强劲动力。民间投资保持活跃,1-2月份全市民间投资增长4.9%,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81.0%,高出上年全年5.8个百分点,投向文教工美体育娱乐用品制造、专用设备制造、计算机通信和其它电子设备制造等行业的民间投资分别增长27.2%、6.0%和46.5%。房地产投资开局良好,实现投资额35.57亿元,增长71.9%,高出上年同期56.3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消费市场保持活跃,节日气氛浓厚热烈。1-2月份,恰逢传统新春佳节,全市商贸、旅游、餐饮等消费活动呈现繁荣活跃景象。春节假期期间,全市重点调度的11家商贸企业累计实现销售额4.3亿元,龙头企业销售业绩持续向好,成为消费品市场火爆的重要支撑;假日旅游备受青睐,全市20处监测景区接待游客31.9万人次,增长6.2%,实现旅游消费收入1943.9万元,增长10.1%;众多餐饮企业也乘着节庆的“东风”,实现了业绩的稳步增长,节日期间,全市16家四星级以上饭店实现收入806万元,增长5.6%。消费提档升级趋势明显,1-2月份全市金银珠宝、中西药品销售分别增长23.7%、13.5%,教育、娱乐、健身、文化等服务类消费占比越来越大,仅春节假期全市电影票房就超过了1400万元。在老百姓消费潜力得到有效激发的同时,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仍处于稳定合理区间,1-2月份全市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1.0%,为2016年2月份以来的最低涨幅。

(三)外资利用水平不断提高

迈入2019年,全市上下始终紧抓“双招双引”工作不放松,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不动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招引能力,着力打造全球优质资本汇聚洼地,外资利用质效进一步提高。一方面,外资利用总量保持较快增长。1-2月份,全市外商直接投资项目33个,比上年同期增加11个,数量居全省第2位;合同外资额达3.46亿美元,增长59.6%,比上年同期提高36.2个百分点;实际使用外资1.55亿元,增长8.9%,比上年同期提高3.9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外资利用结构更加优化合理。从国别范围看,“朋友圈”覆盖全球,1-2月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日韩、欧美、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均有外资投向威海;深耕日韩卓有成效,韩国和日本外商投资项目20个,合同外资达2.21亿美元,占全部合同外资的63.8%,有效助力中日韩经贸合作再上新水平。从资金投向看,随着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外资进入的行业范围越来越广,一二三产均有所突破,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领域表现尤为活跃,电子设备制造业、科研商务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占比分别超过20%和40%。

(四)微观主体活力得到有效激发

企业等各类微观市场主体是组成宏观经济的基本“细胞”,更是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近年来,全市着力提升政府服务水平,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破除阻碍资源要素高效配置的体制机制障碍,微观主体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活力迸发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市场主体数量的持续增长。截至2月底,全市私营企业数8.58万户,增长13.8%,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注册资金4109.50亿元,增长12.8%。活力迸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实体经济得到了金融活水的灌溉滋养。1-2月份,全市本外币贷款2627.21亿元,比年初增长3.9%,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本外币短期贷款中的单位贷款及透支731.12亿元,增长4.0%,比上年同期提高2.0个百分点,扭转了去年年底负增长态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得到了金融助力。活力迸发的一个重要成果是夯实了财税收入增长的牢固基础。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各类市场主体就是财政收入的源泉和根本。随着各项减税降费和优化营商环境举措的落地见效,企业活力得到极大释放,进而夯实了税基、疏浚了税源,形成了今朝放水养鱼、明日鱼肥水满的良性循环。1-2月份,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8.93亿元,增长5.4%,增速比上年全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39.56亿元,增长9.6%,这是在企业税费负担持续减轻,企业所得税下降11.1%的情况下取得的,实属不易。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

虽然今年以来全市经济发展开局好、步子稳、后劲足,为全年经济平稳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不过,面对国际云谲波诡的政治经济形势和国内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市经济发展质效不够高、结构不够优的问题依然突出,工业、投资、外贸等领域面临较大挑战,高质量发展之路并不平坦。

(一)工业经济复苏仍显乏力

目前全市工业发展仍然面临着较大下行压力,企业茁壮成长的外部环境还不够优、内生动力还不够足,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依然沉重。1-2月份,全市PPI和IPI双双下降,工业用电量增速降至几年来的新低,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5.7和2.9个百分点,就是最为直观的反映。一方面,企业经营成本压力较重。新北洋数码科技、银丰家纺等部分企业反映,工资、社保等支出对企业发展造成了不小负担。这个问题在纺织、电子等劳动密集型行业表现尤为明显,1-2月份全市纺织服装业管理费用增长了75.0%,电子器件制造业增长了12.7%。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也对企业运营造成不可忽视的成本压力,1-2月份,全市钢材、建筑材料、纺织原料等原材料分别累计上涨1.7%、6.7%和1.5%,对造船、纺织和机械加工制造类企业产生较大冲击。另一方面,工业发展内生活力不足,转型升级步伐还需加快。1-2月份,全市工业技改投资下降18.7%;部分传统行业面临困境,食品制造业、纺织服装、造纸等行业利润分别下降2.5%、128.5%和13.1%;新兴产业壮大仍需时日,专用设备制造、汽车制造业资产总额分别降低了1.6%和14.9%,新能源汽车、智能消费设备制造等行业企业数量极少,营业收入还不到6000万元,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下降了9.7%。

(二)投资质效有待提升

经过近几年发展路径的转变,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虽然摆脱了以往“大水漫灌”式的粗放型投入方式,但在“精准滴灌”方面做得还不够,在强根基、补短板、蓄动能方面的关键作用发挥的还不充分。比如,全市要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威海篇,需要不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但1-2月份第一产业投资占比仅为1.9%的较低水平,低于上年全年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与其基础性经济地位并不匹配。美丽乡村建设仍需加大投资,根据国家统计局威海调查队调研数据显示,今年冬天农村使用煤炭取暖的有62%,使用木头柴草的有26%,集中供暖和用电供暖的仅有6%和4%。比如,基础设施投资长期低迷,1-2月份下降11.0%,已经连续8个月呈负增长态势,装卸搬运、邮政、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等行业投资分别下降32.9%、27.9%和57.2%。比如,实体经济和新兴产业投资乏力,1-2月份全市高技术投资产业投资下降5.4%,制造业投资下降33.9%,比上年全年下降37.1个百分点,食品制造、纺织、化学原料制品制造、汽车制造等多个行业降幅超过40%。

(三)外贸平稳增长遭遇挑战

目前,国际贸易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英国脱欧、贸易摩擦、汇率波动、流动性收缩等各类风险挑战交织叠加,对全市外贸造成不小冲击。1-2月份,全市进出口总额199.53亿元,下降2.4%,低于全省平均水平5.8个百分点,未能扭转去年以来的负增长态势,而且增速比上年全年下降1.2个百分点。受去年企业抢关出口等因素影响,今年1-2月份出口增速下降尤为明显,下降5.0%;进口增速虽实现由负转正,但仍处于较低水平,仅增长3.2%,低于全省2.9个百分点,居第10位。除了外部大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全市外贸结构不优、产品国际竞争力不强的问题则更为突出,成为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明显短板。1-2月份全市一般贸易额降幅接近9%,占进出口总额比重降到了60%以下;工业制成品降幅超过平均水平,占比比上年全年下降0.3个百分点;纺织服装、农产品、渔具等传统优势产品出口出现下滑,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下降13.5%,其中出口方面下降25.0%,要想登上国际市场的擂台,还需要进一步苦练内功。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春风疾吹号角,朝日催人早行。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也是开创“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新局面、开启全市高质量发展新气象的重要一年。前进的战鼓已经敲响,前方的道路并不平坦,但前行的步伐异常坚定。全市上下将凝心聚力、用尽全力、精准发力,加快破解难点、补齐短板、树起亮点,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切实为全年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开好头、起好调。

(一)聚焦现代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步伐。一是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有序推进实施企业冲击新目标行动,全力扶优扶强,开展新一轮高水平技术改造和协同创新,培育一批过30亿、过50亿、过百亿、过千亿的巨人企业,加速形成单项冠军、隐形冠军、瞪羚企业、准独角兽企业等大中小企业梯次发展新格局。二是提升科技创新支撑能力。立足地区优势和本地特色,加强科研创新鼓励支持力度,强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重大技术开发,在先进制造、新材料、新信息技术、海洋技术、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实施重大科技工程,提升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和自主研发水平,带动创新型产业集群加速膨胀。三是打造高水平高质量人才队伍。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持续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继续实施重点产业紧缺人才引进、企业博士聚集计划等高水平引才项目,优化人才生活、工作、创业环境,激发人才活力;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壮大高质量技术人才规模,培养更多“大国工匠”。

(二)着力破解制约投资的束缚障碍,切实发挥好投资关键作用。一是加大项目招引力度,不断招引“高大上”的优质项目。要把招商引资作为重中之重,看准盯紧抓实项目,把严把牢“亩产论英雄”导向,健全建好重大基础设施,用足用活威商大会等载体平台,提高招商引资精准性实效性。二是加大要素保障力度,促进项目有序落地推进。高效合理配置各类要素资源,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前提下加大对在建项目合理融资需求的支持力度,用实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盘活沉淀资金、闲置土地,注重统筹协调,着力破解制约项目推进的“钱、地、人”等问题,避免形成“半拉子”工程。三是加大投资领域改革力度,进一步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加快投融资领域改革步伐,坚决打破民间资本进入的“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等障碍,不断优化投资环境,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潜力。

(三)稳步推进城市国际化战略,全面提升城市对外开放水平。一是以产业为先锋提升国际化水平。立足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面向东北亚、联系欧美,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单项冠军”企业集群,构建区域性国际经贸中心,建设具有双向开放特征的国际经济体系与产业体系,全面提升经济辐射与区域合作能力,进而实现在国际城市网络中等级地位的跃升。二是以海洋为纽带提升国际化水平。以经略海洋为主要战略依托,加快形成具有全球引领水平的海洋产业、海洋文化、海洋企业,进一步培育提升国际海洋产业话语权、国际海洋文化软实力和国际海洋冠军企业群,擦亮城市“蓝色”品牌。三是以生态为保障提升国际化水平。顺应国际城市生态功能升级趋势,加强绿色经济对城市经济的支撑贡献,激发生态环保核心优势倍增器作用,打造生态与经济可持续良性互动城市,以低碳发展推动威海建成全球绿色城市中的典范。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